迎接中低速增长的挑战

10月29日,“2021年四季度资管人沙龙暨苏宁金融研究院六周年论坛”在上海举行,超百位银行、券商、资管等行业的首席经济学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四季度经济走势与银行数字化转型。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黄金老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黄金老的现场演讲实录:

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021年第三季度GDP增速已降至4.9%,这已是低速增长。M2与社融增速与GDP名义增速相匹配, M2增速在三季度降到了8.3%。贷款增速虽然也有下行趋势,但下降曲线平缓,保持在12%左右。贷款增速的稳定,促成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健康,不良率仍保持1.87%的低位。

我国银行服务业进入过剩时代。GDP增长率已下降到5%左右,但贷款余额增长率仍对应于8%的GDP增长率,保持着12%的增长率。185万亿元的贷款余额,每年20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需要找到依托。事实上,我国金融业一直在为过剩资金努力寻找新战场。大企业、政府平台、房地产开发,都曾是主力。房地产、政府平台、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很高,抵质押物消耗殆尽,难以再加杠杆。个人部门、小微企业,成为加杠杆的重点。最近5年来,宏观杠杆率上升了26个百分点,其中住户部门就贡献了20个百分点(72%),政府部门贡献了8个百分点(45%),企业部门则减少了2个百分点(158%)。

过度负债,被公认为经济发展的灰犀牛。2021年6月末,总债务余额300.57万亿元。银行业则密切关注四大风险:

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这是我国特有的风险。目前城投平台带息债务总规模达到47万亿元,广义的地方政府杠杆率到了91.7%。对于融资平台的高风险,银行业的担心已有13年之久,但还没有爆发。

二是房地产行业风险。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在50万亿以上,在整体贷款余额中占比超1/4。这里面个人住房贷款占了大头,在72%以上。房企的开发贷款占比较低。持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严重限制了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10年来,房地产企业主要通过房屋预售款、香港发债、信托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信托融资去年底被监管紧急叫停。房屋预售款,因严控个人按揭贷款发放,也在今年受到严重抑制。近期内地房企在香港发行的债券,发生大面积违约,导致房企香港发债融资市场近乎关闭。大部分房企正面临较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风险,政策已在积极施救。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高风险,银行业的担心已有20年之久,今年才全面爆发。

三是个人部门风险。近年来中国的家庭杠杆率快速攀升,速度之快到了央行连续发出警告的程度。2008~2020年,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由18.2%上升到72.5%,年均增长4.5个百分点。本世纪以来,发生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信用卡偿付危机、美国2008年的次债危机,都让银行业对个人贷款的高风险心有余悸。令人稍安的是,我国个人贷款的主体是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较小,纯信用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足10万亿。个人部门似乎还有少许加杠杆的余地。

四是小微企业风险。各级政府及监管机构对小微贷款的鼓励,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并直接确定了增长的数量标准。小微贷款快速增长,贷款余额已达47万亿元。常说小微企业创造的GDP占GDP的60%,现在其获得的贷款也占总贷款余额的25%。现在全社会资源和利润,进一步向上游或央企国企或头部企业集中,小微企业多数是为生存而战,加之疫情的袭扰,艰难困苦自不待言。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高风险,银行业仍在战战兢兢。幸好有损失免责,小微企业还在较快地加杠杆。

银行业直面经济减速的挑战,竭力熨平四大风险。2003年以来,银行业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慎评估贷款企业风险的方法。但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及经营者管理水平评估重视不够。在经济减速期,企业要实现持续向好经营,关键还在于其公司治理能力。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考验企业管理的功力。

低速增长期,需要有更加敏捷的市场反应,能够快速识别市场机会,同时敏捷发现风险,及时处置风险。

低速增长期,银行业要让利于企业,铁肩担当社会责任。银行业也需要降低对外服务价格以吸引更多优质客户。这都要节约成本,包括获客成本、风险成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把成本收入比控制在30%以内。

低速增长期,更需要同业间加强合作。尤其是处于银行产业链低端的中小银行之间,更需抱团取暖,发挥各自在品牌、资金、产品、技术、客户、人力等方面的优势,谋求合作共赢。包商银行冲击波,表明中小银行是一个整体,一损俱损。大银行对小银行的歧见日深,通过中小银行之间的紧密合作,应对所谓银行业的信用分层问题。中小银行之间,也要相互扯扯袖子,加强公司治理建设,维护行业的整体形象。

最后,数字化转型为面对挑战的银行业提出了一条发展的新思路。银行数字化转型,现在是个热词,但真正弄懂的寥寥。数字银行的特点在于智能化和线上化,意味着银行的业务、管理能够自动在线进行。数字银行是具体的。本行的消费贷款、小微贷款、产业链贷款,做到了秒申、秒批、秒用,就是实现了全流程的线上自动处理。了解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和方向,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难关:

一是缺少全量数据。要将真实世界的情况完整映射到数字世界中,需要掌握描绘事物的全量数据,但银行现阶段掌握的数据,远远达不到全量。还存在数据覆盖、数据维度、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可能还会放慢本已走在世界前列的数字资产进程,但从长远来看,对于数据合规化、资产化的作用是促进的。二是缺数字专才。数据,要靠数据专才打标签,才能形成数据资产。全社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加速进行中,预计还需要两、三届毕业生。银行未来要更多地和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争抢数据人才。

三是缺制度环境。从市场客户角度、政策监管角度,对银行业的态度仍然停留在线下业务时代。包括客户习惯、行业规则、监管制度等都没有适应数字化做变革,使得数字化展业的进二退一。

数字化转型虽然困难重重,但银行业已在坚定推进中。江苏苏宁银行决意以数字技术攻克普惠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阻点,让金融变得更简单。江苏苏宁银行在实践中基于金融科技,构建出一套从星象精准营销系统、升级通智能进件系统、天衡小微金融风控系统、透镜智能风控引擎、秋毫风险预警系统,到捕逾智能催收系统,覆盖了小微金融业务全流程。截至2021年9月,全行累计放款349.3亿元 ,累计服务28.1万家小微企业,在贷户均8.4万元;个人贷款用户接近600万户,个人贷款户均仅4460元。现在,本行资产已达900亿元。没有金融科技,难成普惠金融,江苏苏宁银行的实践生动地演绎了这个共识。

1993-1999年,我国GDP增速从14%回落到7.6%,导致企业破产、债转股高达4596亿元,四大国有银行1998年末的不良贷款率高达50%,被迫进行重组。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向银行注资3.57万亿元,到2006年不良贷款率降至7.51%,银行业转危为安。2011-2021年第三季度,GDP增速由9.55%降为4.9%,也降了一半。但银行业没有再拿国家一分钱救助,依然保持稳健发展,这是几代银行人辛勤努力的结果!当下,银行业吸收损失的能力提高了,拥有充足的资本(资本充足率14.48%)、较多的拨备(拨备覆盖率193.23%);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了;更有数字技术革命的助力。我相信银行业能够应对中低速增长的挑战。

热门